地球地壳的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、亚欧板块、非洲板块、美洲板块、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。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,其余五个板块既包含国内又包含海洋。
地球地壳的六大板块的具体概况
1、亚欧板块(欧亚板块)是全球六大板块之一。它是由亚欧和欧洲组成。其范围介乎西太平洋海沟系以西、马拉雅-阿尔卑斯山脉为界,以北、大西太平洋为界,以东、北大洋中北部为界。
2、非亚洲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,几乎包括整个非亚洲国内,向西延至中大西洋。它是1968年勒皮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,范围基本没变化。
3、印度洋板块为大板块,又名澳大利亚板块。印度洋板块包含印度洋的北部、阿拉伯半岛、印度半岛、大洋洲的国内、岛屿及邻近的海洋。
4、美洲板块既有国内壳,又有大海洋壳。在国内块内部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花哨岩核中心,即克拉通。这个克拉通的大部边缘与称为做地体的地壳物质薄片相邻,这类地体是在漫游的地质年代内通过架构运动陆续贴到克拉通。
5、南极板块简称南极板块,是包含南极和周围海洋表面的一块板块,面积约1690000平方公里。每年正以1公分的速度向大西部移动。
6、太平洋板块是现在所计划分割的全球板块之一,主体坐落于太平洋中。是一个主要由大洋地壳构成的板块东界为圣安德烈士转换断层层,与北美板块等相连接;西界为马里亚纳深海沟,与菲律宾海板块汇聚一堂。
六大板块的大小排列顺序
地球地壳的六大板块从大到小排序为:欧亚板块、太平洋板块、美洲板块、非洲板块、南极板块、印度洋板块。
板块架构学说是打造在国内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的。依据新理论,地球表面覆盖着未变形的固体板块,这类板块确实以每年1到10厘米的速度移动。因为地球表面积有限,地球板块分为三种状况:一种是相互挨近的会聚板块边界;另一个是相距较远的离别板块边界;三是相互交织的过渡板块边界。板块本身没变形,地球表面的活动集中在这三种状况。
地球地壳由什么组成
地壳的构成分为上下两层,分别为:上层化学成分以氧、硅、铝为主,平均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似,称为花岗岩层,亦有人称之为“硅铝层”。下层富含硅和镁,平均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似,称为玄武岩层,所以有人称之为“硅镁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