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又到一年入学季。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是本市公办一年级新生登记入学的日子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往年父母可以在户口簿和房地产证中“二选一”就近入学的做法,今年被不少知名小学严格成“二者缺一不可”;对于择校生,学校则是用一些被父母称之为“变态”的考试试题,来提升门槛儿。
就近入学:
名校老师登门暗访
依据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建议需要,今年小学入学仍根据“免试、就近”原则,凡年满6周岁且具备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可以登记入学。不过,记者比较了部分学校的招生简章后发现,除出具“入学儿童的出生证明”、“入学儿童的接种证”等一些必要的证明外,一些知名度大的“牛校”比普通小学的登记需要还多出了房地产证或住房合同一项。
具体来讲,普通小学只须求父母带本市正式户口到校登记,而“牛校”则需要父母同时出具房地产证,或者片内住房契约、购房合同等,而且还要是父母本人的。也有小学称,假如不是父母本人的房地产证,可以宽限到爷爷、奶奶的范围。倘若是外婆、外公的房地产证,那样则需要审察孩子妈妈的户口是否也落在那里,十分严格。
在操作中,不少“牛校”都实行一个“潜规则”——学生户口在本片区至少落户三年以上,并且要真的居住。如此做的目的是预防一些父母为择校临时购买或租住学区房。而为了查实孩子到底是否真的住在本片区,“牛校”老师还会不辞辛苦地登门暗访。
一位名校老师向本报记者透露了部分登门暗访的“方法”,假如遇见孩子没在家,他们要察看屋中有没孩子的照片、玩具与生活用品等;即便见到了孩子本人,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跟孩子攀谈几句,问问“你家周围有哪些商场呀”“离得近期的公园在哪个位置”等,以此试探这孩子到底是否片内学生。
择校入学:
考试试题难倒大学生
上周6、日,说是本市公办小学开始登记入学,其实指的是片内学生进行登记,并进行简单的面试。而一些择校生早在端午节前就完成了面试程序,还有一部分学生将在片内学生登记入学后同意面试。
“说是面试,其实就是考试。孩子下午1点45进场,3点45才出来,考得晕头转向。”一位择校生的父母非常是不满,但又很无奈:“哪个让咱是择校的呢!”
据带孩子参加这场考试的父母反映,当天参加考试的差不多有800多个孩子,父母填表,孩子分成一组一组的进来考试。依据孩子们的回忆,共有三张卷子,包含语文、数学和英语。至于题目,有拼音连线、有听录音拼写英语单词,还有一部分思维练习题。譬如,小青蛙从井里往上跳,跳几米后又返回来,然后再往上跳,这样反复几次,最后跳出井口时跳了多少米……
“你说说,考就考吧,还考这么难,真是变态!”一位父母提起这事,气就不打一处来:“5=6;17-18+19+20=?给没上小学的娃娃出这么难的题,孩子看都看不明白,什么地方答得上来?”
小学入学考试难点也刺痛了网友们的神经。这两天,微博上疯狂转发一道某小学入学题,内容大致是:有1到9这几个数,将它们分类,比如:1,3,5,7,9;2,4,6,8是根据奇数和偶数将它们分成两类的。目前问:1,3,7,8;5,9;2,4,6是根据什么将它们分成三类的呢?答案是:按汉语拼音声调分类的,第一类是一声,第二类是三声,第三类是四声。
面对这道考试试题,不少大学毕业的网友哑口无言,直感叹自己“需要回小学乃至婴幼儿园回炉了”!
专家声音:
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均衡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》第十二条规定:“适龄儿童、少年免试入学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、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。”但事实上,每年都会有很多父母不愿就近入学,一些择校需要旺盛的“牛校”不堪重负,也只好打破“免试”的规矩。
对于小学入学中的这类怪现象,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高鸿源觉得,其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,而父母盲目崇拜名校的心态也是主要原因。
他说,目前大多数小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标,有的普通小学的硬件条件在抗震加固后也有明显改变。但,不可以不承认,校际间仍存在差异,包含师资、教学水平等方面,这种差异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的。
“当然,完全归咎于此也不公平。父母想让孩子进好学校的心态多少也带有肯定的盲目性。”高鸿源剖析,“每一个父母都期望我们的孩子从小遭到最好的教育,而受传统观念影响,不少父母觉得进了重点小学便能进重点中学、进重点大学,这种心态也助长了幼升小时的择校热。”
就知名小学出难点选拔学生一事,高鸿源觉得需要制止。“学校使用这种方法有肯定苦衷,但从净化整个教育生态来考虑,这一扭曲的教育环节会令父母产生更多的危机感,从而将小学的课程下放到婴幼儿园,加重学龄前儿童的负担。”
现场
片内孩子面试非常简单
上周六上午9时,翠微小学门口,三四十位父母携带孩子等候登记。
他们中,不少父母早上7时就到了,“上学可是孩子生活中的大事儿,不可以耽误。”一位母亲说。
根据学校需要,父母带来的材料非常齐全,有全家户口簿、住房证明与孩子的出生证明或独生子女证等,填表后由学校复审,最后才轮到孩子面试。
10时过后,一个小孩子儿在母亲的带领下走出校门。他开心地告诉记者:“考了数学和拼音,挺简单的,我都会!”旁边,孩子的母亲如释重负:“怕学校会出难点,前两天大家还特意为孩子筹备了一下,不过今天没用上。”随后,记者又询问了10多个孩子,他们虽然记不清原题,但都说题不难。
业内人士透露,片内的孩子登记入学是无需进行选拔性考试的,大多数学校只不过口头出一两道简单的数学题,多为20以内的加减法,或是让学生拼个小拼图等,还有些学校会让学生跳跳绳或拍拍球,主如果为考查学生智商有无问题、生活能否自理与身体的协调性.